場次
|
姓名
|
類別
|
時間
|
論文題目
|
指導教授
|
口試委員
|
地點
|
8
|
于正君
|
博士論文
學位考試
|
113年6月21日
(五)09:30
|
多元文化督導能力量表編製及其應用之研究
|
徐西森
連廷嘉
|
卓紋君
吳明隆
施香如
黃素雲
|
綜合大樓
4103教室
|
9
|
吳昊天
|
碩士論文
計畫發表
|
113年6月24日
(一)10:00
|
非結構諮商團體對大專院校境外生孤寂感之輔導效果及其治療因素探究
|
刑志彬
|
丁原郁
許秋霞
|
綜合大樓
4105教室
|
10
|
鄧文偉
|
碩士論文
計畫發表
|
113年6月24日
(一)11:30
|
非結構團體對人際孤寂感因應影響之研究
|
刑志彬
|
丁原郁
許秋霞
|
綜合大樓
4105教室
|
11
|
陳妙華
|
博士論文
學位考試
|
113年6月24日
(一)14:00
|
無我執情緒修養模型之建構與驗證
|
夏允中
|
呂凱文
劉淑慧
張淑美
賴陳秀慧
|
綜合大樓
4103教室
|
12
|
謝孟欣
|
博士論文
學位考試
|
113年6月25日
(二)09:00
|
建構儒家心理療癒取向:含攝《四書》智慧之心理療癒模式
|
夏允中
|
王智弘
林安梧
劉淑慧
賴陳秀慧
|
綜合大樓
4103教室
|
13
|
林可青
|
碩士論文
計畫發表
|
113年6月25日
(二)10:00
|
大學生家庭系統分化、雙元自主性與人際親密能力之相關研究
|
丁原郁
|
吳明隆
洪慧芳
|
綜合大樓
4105教室
|
14
|
游吉靚
|
碩士論文
計畫發表
|
113年6月25日
(二)11:00
|
成年初顯期青年基本需求、生涯調適力與復原力之相關研究
|
丁原郁
|
吳明隆
黃昱倫
|
綜合大樓
4105教室
|
15
|
李庭璋
|
碩士論文
學位考試
|
113年6月25日
(二)13:30
|
人格特質、虛靜與復原力之相關研究
|
夏允中
|
張淑美
劉淑慧
|
綜合大樓
4103教室
|
16
|
蔡欣玹
|
碩士論文
計畫發表
|
113年6月26日
(三)14:00
|
雙生涯女性生涯自我效能、雙元自主發展與組織承諾之相關研究
|
丁原郁
|
吳明隆
曹訓嘉
|
綜合大樓
4105教室
|
17
|
秦溳蓺
|
碩士論文
計畫發表
|
113年6月26日
(三)15:00
|
大學生內外控信念、正向身體意象與健康行為之相關研究
|
丁原郁
|
吳明隆
曹訓嘉
|
綜合大樓
4105教室
|
18
|
陳榕婕
|
碩士論文
學位考試
|
113年6月27日
(四)09:00
|
接受人工生殖夫妻接納心理經驗、接納不孕事實與憂鬱之相關研究
|
丁原郁
|
吳明隆
陳志賢
|
綜合大樓
4101教室
|
19
|
孫右蓁
|
碩士論文
計畫發表
|
113年6月27日
(四)09:00
|
具有親密關係暴力經驗未婚女性重新投入親密關係之歷程探究
|
刑志彬
|
卓紋君
許玫茵
|
綜合大樓
4105教室
|
20
|
張博翔
|
碩士論文
計畫發表
|
113年6月27日
(四)10:30
|
大學生情侶生活壓力與關係滿意度之相關研究-關係衝突因應策略之中介影響
|
刑志彬
|
卓紋君
陳彥合
|
綜合大樓
4105教室
|
21
|
王鈞
|
碩士論文
學位考試
|
113年6月27日
(四)10:30
|
諮商當事人內外控人格特質、晤談感受與通訊諮商求助態度之相關研究
|
丁原郁
|
吳明隆
陳志賢
|
綜合大樓
4101教室
|
22
|
林嫚萱
|
碩士論文
學位考試
|
113年6月27日
(四)14:00
|
國小學校心理師在系統合作內的現況、困境及因應之探究
|
刑志彬
|
林真平
陳志賢
|
綜合大樓
4103教室
|
23
|
郭芳瑋
|
碩士論文
學位考試
|
113年6月27日
(四)15:30
|
非結構諮商團體歷程中真實性之探究
|
刑志彬
|
林真平
陳志賢
|
綜合大樓
4103教室
|
24
|
周亞蒨
|
碩士論文
計畫發表
|
113年6月27日
(四)17:30
|
遊戲治療師在原鄉小學服務的多元文化困境經驗與歷程因應之探究
|
刑志彬
|
林真平
陳彥合
|
綜合大樓
4103教室
|
25
|
李易蓁
|
碩士論文
計畫發表
|
113年6月28日
(五)13:30
|
成年初顯期子女知覺父母心理控制、完美主義與自尊之相關研究
|
刑志彬
|
丁原郁
劉彥君
|
綜合大樓
4105教室
|
26
|
陳燕儀
|
碩士論文
計畫發表
|
113年6月28日
(五)15:00
|
國中生知覺親子關係、利社會行為與生涯自我效能之研究
|
丁原郁
|
吳明隆
曹訓嘉
|
綜合大樓
4105教室
|
※請學生校對資料,如有錯誤,請通知所辦更正,謝謝!
※依規定「碩士論文計畫發表」應於二週前提交完整之論文計畫,二週前自行印製三份,分別送交指導教授、評論教授、評論博士生各一份。「碩、博士論文及博士論文計畫」口試應於二週前提交完成之論文或計畫,送至所辦,未於期限內辦理者,請自行將論文或計畫寄給指導教授及口試委員。
※請學生務必確認口試委員是否收到論文;考試前一天請提醒口試委員時間及地點。
※請於計畫發表後二週內填妥「博碩士論文(計畫)口試委員意見及修正狀報告表」;於學位口試後辦理離校手續前塡妥「博碩士學位論文考試口試委員意見及修正狀況報告表」。以上兩者均須經指導教授及所長簽證,送所辦公室存查。
※本所旁聽論文規定:
1.諮心組碩士班:一至二年級每學期須旁聽本所學位論文口試、計畫發表,每學期至少2場為原則(共計至少8場)。
2.博士班:(請依所辦登記適用修業要點為準)
(1)自101年入學新生,博一二三四每學期需旁聽博士班論文至少2場。
(2)自111年學年度起,博士班旁聽博士班論文至少6場。修畢諮商研究方法論,擔任碩士班論文計畫評論人至少2場。
3.旁聽論文須於申請學位考試前達到規定場數。
4.旁聽論文場次計算,可以補之前缺少的場次,但不能往後遞延。如111-1旁聽場次是0,111-2旁聽場次是4,即可補111-1的2場次。但如111-1旁聽4場,111-2仍要旁聽2場。
5.認證單中請務必填寫清楚旁聽論文題目及作者,並於旁聽時請該場次之指導教授簽證。